學校進行改革,或是領導者進行決策,教師進行對學生或是自身教學的評鑑,都需要各方資料進行分析判斷。
文中對資料的蒐集所達成的效果持肯定看法,但是也提出先決條件必須是教師將自己視為一行動研究者,對學生的資料進行完整的蒐集,而非單一學也成就。校長則是引領學校成員與增權賦能。
其實資料蒐集必須結合知識管理的概念,也是學校創新很重要的一環,在科技進步的時代,學校成員能夠以電腦將資料儲存下來,學者張明輝提出在學校資料蒐集上的七個作法:
(一)妥善保存處理各項學校行政業務的文件、流程
及相關資料。
(二) 建立學校行政人員工作檔案資料,將處理相關
業務的經驗加以記錄。
(三)舉辦新進人員業務講習,並由資深同仁擔任指
導人員。
(四)設置學校行政資料庫,依授權情況提供同仁參
考。
(五)利用電腦儲存重要業務及活動之資料,並備份或
製作成光碟加以保存。
(六)運用電腦網路將學校行政相關資訊上網,提供每
位同仁隨時查閱。
(七)對負責文書處理之相關人員,定期實施有關知識
管理方面的專業成長活動。
決策是以所收集到的資訊為基礎,教育工作者常依據身邊既有的資訊作決定,因此資訊的精確度(目的性)以及收集過程的效率性是很重要的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